上週結束了人本規劃師在高雄所舉辦的專業人士試辦課程,集結都市計畫、建築、景觀、交通、土木及各類型領域學員們,期望透過4天課程的紮實授課和工作坊的合作激盪,讓大家能多方學習街道的不同面向。
首先,課程由楊家正老師從安全街道—路段設計的概念切入道路設計,是帶領學員們開始認識道路的第一步。
【 街道是各個專業領域的介面整合與觀點的溝通 】
道路因具備多元的使用價值,而有不同的尺度,道路寬度設計需要考慮運具寬度及道路曲線,例如:3-3.5m是最不易肇事、亦可順暢通行的寬度,可降低車道容量但亦能提升安全性。設施帶寬度則須透過公共設施調查與溝通協商,才能得出所需寬度,以上都是根據環境需求去決定寬度設計。
【 自明性 — 經驗法則的直覺 】
道路設計的重點在於安全,而且是「所有用路人」的安全,因此道路不只需要明確劃分層級,也必須具備簡單、清晰與直覺的特性,像是標誌就是自明性至人因工程的轉換,讓駕駛可以不用閱讀過多資訊就可以安全用路,對行人也更安全友善。
【 規範是一個彈性的空間,會因使用需求而有所調動 】
規範是最低標準,不能把所有變因都控制在最低標準,應先全盤了解再做系統性的對策。
由潘一如老師從「設計」與「綠」在都市中的重要性開始,逐步分享到老師所經手的相關案例,看見如何藉由設計替都市環境增添活力。
【 設計是一種因果循環 】
設計是一種角色扮演和行為的製造者。看到人的行為就可以得知環境發生了什麼事,現況反應出需求,而設計師可以觀察及預想需求,進而創造能夠回應人性使用的設計。好的設計甚至可以改變人的活動和都市機能。
【「綠」可以帶來遮蔭降溫,而舒適就來自於降溫 】
植栽的生長會因樹種和生長條件而有個別的空間需求,例如大小喬木的樹距需求就會不一樣。而要讓樹木能夠生長良好,達到連續綠蔭降溫效果,關鍵便在於:土質、排水、透水,三者是植栽是否能成長茁壯的關鍵。
【 無障礙是行的無礙 】
無障礙不只是做殘障坡道,是讓行人走路的時候可以沒有顧慮,自由自在地在街道上走、逛街。
【 步行城市 — 連接的行為 】
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都是線性的使用行為空間,連續綠帶更能透過降溫溫差創造都市內的空氣流動,而生態廊道也可以有效提升生活品質,將這些尺度與思維納入規劃,彼此串聯才能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街道基盤與韌性由林益進老師講述地上及地下這些時常在設計時被忽略、卻佔有相當大比例的設施,其在道路中所扮演的角色。
【 騎樓、人行道、設施的介面:權責分屬 】
人行道的規劃應先做管線調查、套繪,再去會勘比對、編列預算,了解管線大致分布,再與電信、寬頻、台電、自來水、瓦斯等各單位不斷地溝通協調,得以討論遷管。
並且有幾項要點是在討論配置與溝通中需要特別注意的:
1)設施帶的大小決定方式可根據現況中體積最大的物件去決定設施帶寬度;2) 光纖、電纜、自來水等因遍布範圍廣,須考量佈設位置;3) 設施帶留設時也須考量未來施工、維修的空間;4)植栽的種植空間在討論設施帶的配置時容易被忽略,應將其獨立出來去考慮空間配置。
【 材料的選擇:面臨極端氣候,工法上都盡可能排水 】
舖面材料會因價格、施工操作、使用感受而有不同的考量,要注意的是公共工程的鋪面材質因要考慮未來維管及材料的取得,建議在材質顏色上不使用太具特殊性的材料。
在施作方面,人行道轉角施工要注意坡度和截水溝、截水方向,不要讓積水產生;若設計可入滲的排水溝底部,其基盤應有雨污水分流,避免污染。
郭彥樑老師透過國內外案例與經驗,提出安全的路口設計中的關鍵要點,將看似複雜又生硬的路口講述地簡明扼要。
路口設計:幹道正交/縮小路口/擴大行人視距。
斜交路口改善:分析主次要道路,接著將道路正交。
路口改善最重要實體標的:考慮交通量、通行的大車需求、路口動線。
行人庇護島:不一定只做在路口,路段也可以做。
街角外推改善效果:使行穿線距離縮短、改善視野,且可配合路邊停車格位整合,使人行道加寬,並藉由路側停車格來保護行人。
友善行人路口:縮短行人穿越長度、左轉輔助車道、行穿線夜間照明增加。
行人早開時相:保障行人穿越路口的時間,且強化駕駛可視性。
停等街角:高差設計,防車輛,具保護行為。
導引線:輔助駕駛,讓行車有秩序。
行穿線與車輛動線平行。
號誌擺放位置應符合駕駛的行車行為和注意力。
胡紫寧老師與貳本規劃的徐佳鴻建築師,則分別分享蘆洲街道設計派對和臺北東區振興計畫等兩個案子,在做民眾參與時的溝通心法和心路歷程。
【 參與要做什麼?共學、共感、共識 】
「擾動地方、搜集意見—議題討論—方案選擇」是民眾參與的大致可分階段的操作主軸。在初期討論時,搭配同理心工具(例如穿戴式體驗、影像畫面)能降低溝通門檻,基地走讀亦可透過紙本地圖與提問引導大家思考和觀察;藉由分組讓大家一起建構我到我們的過程,由桌長引導大家發言,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平等且充分表達,並適時下結論,將原本體感感受到的問題轉化為議題,進而開啟討論。
【 如何突破同溫層?大量的溝通、善意傾聽、靠時間找到突破的機會 】
溝通不能夠複製貼上,議題是因地制宜的,但溝通的精神不變,都是試圖找到突破點。工作坊會是擴大同溫層的關鍵機會,戶外工作坊就如同一場大型的民眾溝通,參與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溝通者,因此讓工作人員都有能力面對周邊民眾的提問,能創造更大的參與潛力。
溝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資訊需要完整透明、專業內容圖像化並適度白話,才能建構起溝通橋樑。
【 參與式溝通是一種專業 】
如何說服政府、說服民眾打破慣有認知,理解空間發生改變是正常的,以及利用願景圖面刺激大眾對於未來新生活環境的想像,都是溝通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公民參與需要考量足夠的人力、詳細的流程、環境的容許人數、周邊環境的干擾等,再加上所有人和單位的支持,包括經費、時間、人力的付出, 才能夠達到「溝通、交流(交換)、共創」的目的。
劉冠頡老師與莊哲維老師將街道設計轉化為線條與圖像,帶領學員們嘗試道路的改善設計,一同解決道路常見的安全問題,討論改造的多種可能性。
學員們分組操作廣州林德街口與六和和平街口,融合以上5堂專業課程及設計教學,打造我們的理想街道。
【工作坊成果分享】
▲ 第一組-廣州林德街口
▲ 第一組-剖面
▲ 第二組-廣州林德街口
▲ 第三組-六和和平街口
▲ 第三組-剖面
▲ 第四組-六和和平街口
▲ 第四組-剖面